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孩子的鞋子尺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孩子的鞋子尺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鞋上的数字怎么表示?
宝宝鞋底标码25/175,25代表鞋子的码段是25#,175代表的是该鞋子适合的脚长是175mm。
宝宝鞋又称儿童鞋,儿童鞋实际是上按年龄来分的如:婴儿起步鞋(15个月前),幼儿学步鞋(15个月到24个月),幼儿稳步鞋(24个月后)。
儿童鞋即0-12岁儿童穿的鞋子,这一概念由陕西科技大学弓太生教授提出。
儿童鞋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宝宝柔软的小脚丫,同时帮助宝宝健康来生长。儿童鞋都是以圆弧设计加强保护宝宝脚趾;大底轻薄、防滑,加强足底抓地感,提升宝宝站立时的平衡力。
宝宝鞋码怎么选?
量宝宝的脚长时,让宝宝站在一张白纸上,量足尖到脚后跟的最长距离。不能抱着或是躺着,因为脚部负重后的长度和躺着放松时的长度可不一样哦!
根据不同款式,鞋子的内长应比脚长要大0.5-1.5厘米。春秋的鞋子一般大1厘米,夏季的凉鞋大0.5厘米,冬季穿厚袜子可能需要大1.5厘米。浅口低帮的鞋子一般大0.5-1厘米,大太多挂不住;高帮厚实的鞋子一般大1-1.5厘米,更方便脱穿。脚比较胖的宝宝也要考虑大一码。
适合的尺寸应该是在宝宝站姿的情况下,妈妈的一根手指能塞进去为宜,如果方便尽量在实体店试鞋,网购的失败率比较高。
宝宝的脚长要定期测量,因为他们的脚增长的很快:
16个月前,大概每4个月长半码;
14-24个月,大概每6个月长一码;
24-36个月,大约每8个月长一码;
3岁以上每8-12个月长一码。
一、童鞋挑选时,请务必量下儿童净脚长,加上合适放量,选的鞋儿童穿了一定舒服。
放量说明:
穿薄袜子季节,净脚长+0.5~1.0厘米=鞋内长
穿厚袜子季节,净脚长+1.0~1.5厘米=鞋内长
鞋背帮低的(穿薄袜季节),净脚长+0.5厘米=鞋内长
鞋背帮高的(穿薄袜季节),净脚长+1.0厘米(最少加量)=鞋内长
二、童鞋的尺码是没有成人的鞋码标准的,因此选童鞋一定要先量取孩子的脚长,增加放量,根据鞋子内长进行选择,不能根据经验,因为孩子的脚每天都在变化哦。
三、太大或者太小的鞋子,无论对于学步还是脚的发育都是不好的,具体加多少长度,就看妈妈喜欢给宝宝穿的松一点或紧一点了。妈妈亲手量尺寸,也了解自己孩子脚的特点,所以您是选码的最佳人选,店主只能提供建议而无法代劳。选鞋码的重要标准是孩子的脚长和脚的胖瘦,和孩子的年龄没有必然关系。
四、如果宝宝的脚特别胖或者脚背较高,根据宝宝脚长和宝贝详情里的尺码选择介绍,选择好之后可以相应的选择大半码到一码比较合适。举个例子,比如您宝宝的脚现在穿袜子脚长是285px,加25px就是12.4,15码对应内长是12.5,那么如果是胖宝宝,我建议选择16码会更合适。但是如果您宝宝穿袜子脚长是10.9,加25px是11.9,14码是12,19码是12.5,这种情况下,就只要选19码就行了,因为富裕的比较多。
怎么给宝宝选购鞋子,宝宝鞋子尺码对照?
怎么给宝宝选购鞋子,宝宝鞋子尺码对照
1给宝宝选择鞋子,就要适合宝宝小脚丫的生长,总的原则是透气,不能太大,也不要太紧。以免影响宝宝脚部的发育。尤其是刚学步的孩子,鞋子一定要合脚,材质尽量选择网面的,布面的,不要选择人造革的,塑料的鞋子。冬天的鞋子,有条件给宝宝选择真皮的,牛皮羊皮的比较透气舒适
2宝宝脚丫的生长发育大概是1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三个月小脚丫长大半厘米。16~24个月的宝宝,每四个月小脚丫长大半厘米。2~3岁的宝宝,每四个月小脚丫长大半厘米。3岁以后,小脚丫生长速度变慢,每隔四个月检查一下宝宝的鞋是否合适。注意,这个是大的原则,宝宝由于营养和自身生长速度的差异,脚丫的生长也有所差异。
3宝宝一年四季,至少准备3种鞋子,网面的运动鞋(春,秋穿),凉鞋(夏季穿),加绒,加羊毛的棉鞋(冬季户外活动穿)。鞋子的价格根据品牌的差别,差异很大,几十块的到几百块都有,但是个人认为宝宝的脚丫生长速度非常快,鞋子更换频率很高,其实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品牌而买非常昂贵的鞋子
4买鞋子最好的方式,是带宝宝去专柜亲身试一下鞋子。网上有很多鞋子和脚丫的尺码对照表,但是那只是作为参考。不同品牌的鞋子,即使是同一尺码,由于厂家不同,具体鞋子大小也会有差异的。有一个简单的懒办法,妈妈可以选择固定的牌子,买过一次鞋子后,在之后换季都连续买同一个品牌的鞋子,尺码会更容易把握和估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孩子的鞋子尺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孩子的鞋子尺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