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连户外服装货架报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大连户外服装货架报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航母有了苏-33舰载机,为何还要使用米格-29舰载机?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再也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军队,原先7艘航母拆的拆卖的卖,俄罗斯海军就留下了库兹涅佐夫这么一艘独苗。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面的苏33舰载战斗机,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准备完毕,俄罗斯在10年20年以内不太可能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并无大批量采购需求,所以俄罗斯根本无法维持su33生产线。
如果不是印度因为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而向俄罗斯采购mig29k,让米格29k战斗机起死回生,那么俄罗斯就会陷入,su33掉一架少一架,掉了还没法补充,库兹涅佐夫现在也就能当个直升机航母了。
实际上航母是一个国家军力最好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战略方向由扩张转向保守,例如英国再例如法国,他们两国的海军军事实力都急剧下滑,俄罗斯也是一样,并且俄罗斯摔得比英法更狠。
瞬间穷到连战斗机都快买不起的地步,所以说俄罗斯为啥不买苏33?生产线都没了,买个屁。
至于所谓的中型舰载战斗机尺寸更小,那对俄罗斯来说就是无稽之谈。苏33战斗机折叠后宽度仅为7.4米,mig29为7.8米所以su33反而能多放点......
这张照片是在叙利亚外海执行任务“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甲板上的苏-33重型战斗机正在训练,同时“库舰”搭载的还有米格-29K中型战斗机,很遗憾在叙利亚外海执行执行任务时一架米格-29k战斗机起飞时操纵不当而坠海…。
早在苏联刚建成“库兹涅佐夫号”不久为了选型主力舰载战斗机,米格-29k和苏-33(当时叫苏27K)都同时上舰进行长时间的测试,而当时美军的航母主力是F-14重型战斗机,还搭档了F-18中型战斗机,形成了高低搭配,F-14用于空战、F-18用于日常巡逻和对地打击。
鉴于美军航母上有两型战斗机,苏联也希望“第比利斯号”(1987年时,“库舰”叫这个名字)同时拥有两型战斗机去应对美军的舰载机…但“第比利斯号””和后来的“瓦良格号”属于6万吨级别的航母,不但比“尼米兹级”排水量小了很多!就是与美军“小鹰级”相比都差了25000吨,同时搭载两型战斗机确实是使用面积不够,并且舰上要同时维护保障两型战斗机也比较困难…最终苏-27K(后来编号改成苏-33)重型战斗机由于综合性能大大高于米格-29K而选型成功。
不清楚为啥要将米格-29K的涂装搞成了“紫色”?是与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作战海域背景颜色差不多?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库兹涅佐夫号”和苏-33战斗机一起都归了俄罗斯海军所有,但解体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也使得俄罗斯经济一直没有起色!“库舰”的制造厂由于归乌克兰所有,加之保养不当,和某些先天性的设计缺陷,使得“库舰”经常性的出现各种的故障问题,更严重的是拼凑不齐航母编队所需的其它大型护卫战舰,“库舰”也很少出港进行较高强度的训练,舰载航空兵训练时间就更短了。
去叙利亚海域执行任务要从白海出发,再经过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叙利亚外海,一路是磕磕绊绊,烟尘滚滚!
苏联解体已经快30年了,苏-33战斗机一直是没有订单,最终生产线也被迫关闭,现有服役的10几架也没有进行过型号升级,使得这种1980年代中后期的重型战斗机已经变得非常陈旧!航电设备、机载武器…已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役舰载战斗机当中最落后的!并且它们的机体寿命也已经到了的最后阶段,如果俄罗斯海军没有新的苏-33替代它们,将在3~5年后全部退役!想要重启苏-33的生产线所需的巨额资金根本不是俄罗斯可以承受得了的。
印度海军“维特兰特号航母”所用的米格-29K战斗机。
与苏-33境遇不同的是,当年选型失败的米格-29K战斗机却迎来了转机,印度在接受俄罗斯“赠予”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后,在舰载机选择上看中了它(当时俄赠送“戈舰”的条件就是印度必须要买俄罗斯制造的舰载机),而且“戈尔什科夫号”排水量区区3万吨的排水量,搭载苏-33这样的重型战斗机不论是数量还是甲板起降都很困难,而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起飞需要弹射器,“戈尔什科夫号”也没有,最后只得是购置米格-29K…俄罗斯利用了印度购置舰载机的钱重启了米格-29K的生产线。
现在的米格-29K在性能上要好于1980年代上舰测试的时候,但它的性能劣势并没有得到根本型的改变!与外军的F35系列、F18E/F、“阵风”、歼15相比,它仍然是世界上最落后的舰载战斗机,问题是俄罗斯也拿不出其它的型号。 米格-29k的“复活”,也给俄罗斯自己的需要有了延续,目前在建的印度“维特兰特号”可能还会购置30架的米格-29K,以前也购置了近30架,加上俄罗斯目前也有近30架的需求,米格-29K差不多会有90架的量产…生产线会维持较长时间,并且它的“复活”有可能赚取一定的利润,为俄罗斯研制下一代舰载机提高资金支持。
舰载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阶段,估计十年后会有超过300~400架的F-35 系列战斗机在航母和大型两栖攻击舰上服役,到时米格-29K的代差会更加拉大,假设: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到那时还在服役,舰载机质量的差距,使它的作战能力甚至比不过排水量4万吨的大型两栖舰。
航母舰载机往“中型机”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现代战争是“短暂而猛烈”的!对于航母舰载机要求就是出勤率的问题,想要出勤率的提高就得增加舰载机的数量,问题是再大的航母容量也是有限的,重型战斗机体积大肯定会影响到搭载数量,在保证出勤率和搭载数量这个问题上,要采用折中的办法,只能是选择中型战斗机来当做未来舰载战斗机的主力…俄罗斯虽然目前没能力发展新型的中型舰载战斗机,但通过使用米格-29K作为测试机,也是为今后发展中型战斗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俄罗斯选用米格-29K来替代苏-33是形式所迫,自己也知道米格-29K性能很差,但是在使用米格-29K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不少经验,这也是为将来做打算。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苏联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配备常规起降舰载战斗机的正规航母(而不是以前那种只能搭载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的所谓的载机巡洋舰),其实从一开始就同时研制了两款常规起降舰载战斗机进行竞标,一款是苏27K,另一款是米格29K。当然竞标的结果是具有航程和载弹量优势的苏27K(也就是后来的苏33)成为胜利者,而米格29K则惨遭淘汰、打入冷宫。
不过苏33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享受胜利的喜悦,因为没过多久苏联就宣布分家了,由于政局的动荡、经济的崩溃,作为继任者的俄罗斯已经无力继续维持雄心勃勃的航母计划,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后继舰全部夭折,苏33只生产了20多架就被迫关闭了生产线。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面,为数不多的苏33在形单影只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惨淡经营,勉强支撑着最低限度的固定翼舰载航空兵训练和战备任务。
有道是岁月不饶人,苏33由于故障损失和缺乏保养,能够投入使用的只剩下了十余架,而且技术性能也已经严重过时,苏33的雷达航电和武器系统只相当于苏27的早期型号,配备倒卡天线雷达和R27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座舱设备也是传统的指针式仪表,虽然也接受过一些小修小补,比如加装了简单的攻击/导航系统和R77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但是比起同时代的F/A18E/F、歼15等同行,落后至少半代。
这种早期型的四代机显然无法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俄罗斯也有心对自己的舰载战斗机机队进行更新,只可惜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研制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完全不现实,就连空天军的天字第一号工程——苏57都尚且迟迟不能搞定,更别说另起炉灶为海军折腾舰载五代机了。其次升级苏33也不划算,现存的苏33数量太少且机体严重老化,已经没有改装价值了,也不可能大费周章重启生产线就为了生产二十来架新机,毛熊哪有这么多余钱来浪费。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印度及时送上了神助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俄罗斯成功将退役的基辅级航母戈尔什科夫号“赠送”给了印度,交换条件是印度需要支付巨额的航母改装和舰载机配套费用,由于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只有4万来吨,搭载重型舰载战斗机显然比划不开,因此印度选择了中型舰载战斗机。于是被冷藏多年的米格29K一夜之间咸鱼翻身、逆袭成功。印度除了进口航母以外,自身还有国产航母计划,对舰载战斗机的需求远比俄罗斯大,米格29K的订单颇为可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连户外服装货架报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连户外服装货架报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